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晋城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2 07:04:47   浏览:964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晋城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


晋市政发〔2007〕30号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晋城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城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单位:

  《晋城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2007年6月29日第23次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晋 城 市 人 民 政 府
二○○七年六月三十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山西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晋城市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晋城市园林局是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绿化的组织、检查、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绿化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 城市绿化应当与城市其他公共设施统一规划,统筹建设。

  第五条 政府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领养、认建、共建等形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

  第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对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绿线,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八条 绿地规划应当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安排绿化用地比例,合理规划布局,明确各类绿地的面积及其控制原则。

  经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规划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确需改变的,应按原审批程序取得批准,并及时补足绿化用地面积。

  第九条 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形成统一完整的绿地系统。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有碍于城市绿化的挖石、采矿、建筑活动。

  第十条 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城市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必须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实行绿色图章制度。

  建设单位在向规划部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必须将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报市园林局审核,并取得《建设项目绿化意见书》。未取得《建设项目绿化意见书》的,规划部门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绿化工程设计方案经审核合格后,建设单位必须将配套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存入财政专户,实行专款专用。配套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在施工过程中按绿化工程进度返还,绿化工程验收合格后全部返还。

  第十一条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

  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园林绿化工程的招投标及市场管理工作。

  绿化工程竣工后,应当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按规划代征的城市公共绿化用地,应移交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绿化建设。

  代征的城市公共绿化用地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项目的配套绿化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开发区建设、旧城改造区建设及其他基本建设的配套绿化工程完成期限,不得晚于主体工程完成后的第一个绿化季节。

  第十四条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开发住宅区项目,需要绿化的,其基本建设投资中应当包括配套的绿化建设投资。

  绿化经费要纳入建设项目投资预算。城市新建单位庭院、居住小区建设项目的绿化投资要占单位庭院、小区建设总投资的5%以上,新建道路的绿化投资要占道路建设总投资的8%以上。
绿化工程验收合格后,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发放《绿地证》。

  第十五条 城市新建工程必须按城市绿地规划安排绿化用地,绿化用地标准应当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新建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占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35%;
  (二)城市道路主干道绿化带面积占道路用地比率不低于25%,次干道绿化带面积占道路用地比率不低于20%,景观路绿化带面积占道路用地比率不低于40%;
  (三)城市内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不少于30米;
  (四)单位绿地率应符合以下标准: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5%;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物的工厂应当根据国家标准设立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其绿地率不低于40%;学校、医院、休养(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部队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
  (五)公共绿地中绿化用地比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旧城改造地区的绿化用地面积,按照前款(一)、(二)、(四)项规定的指标可以降低5%。

  第十六条 建设工程项目因特殊原因绿化用地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单位可缴纳缺建绿地补偿金。补偿金包括当年基准地价、绿地建设经费和8年养护费用,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划实施易地绿化。

  城市缺建绿地的补偿标准,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 因线路、管道建设而影响城市绿化的,建设单位应当与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协商确定保护措施。

  施工中确需移植树木、占用绿地的,应当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处理,建设单位应当承担所需费用。

  第十八条 新建、改建各种管线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地下管线的外缘,离树干外缘净距不少于1米;
  (二)架设电杆、安装消防等设施,离树干外缘净距不少于3米;
  (三)电力线路与树木之间的距离执行《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四)其他新建架空线的高度以及已建成的地上地下设施未达到前项规定的,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应当制定保护措施。

  第十九条 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暂缓建设的用地,应当建设临时绿地。临时绿地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

  第二十条 城市苗圃、草圃、花圃等生产绿地的建设,应当适应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其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比率不低于2%。

第三章 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 城市绿地实行绿线管理。

  绿线不得任意调整,因城市建设确需调整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并按照规划审批权限报原审批机关批准。调整绿线不得减少规划绿地的总量。因调整绿线减少规划绿地的,应当落实新的规划绿地。

  第二十二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按照执法授权,确定专门人员,加大对违反本办法行为的执法力度。

  第二十三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共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的绿化,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各单位界内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负责管理;居住区绿地的绿化,由产权所有者或其委托人管理,必要时由当地居民委员会牵头统一管理;城市苗圃由其经营单位管理。

  各临街单位应当对单位门前的公共绿地、树木和绿化设施加以保护。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园林绿化用地。

  因建设和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地的,须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交纳临时占用绿地费,并承担植物和设施损坏费用。

  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拆除绿化用地范围内的临时设施,并将占用的绿化用地清理干净,恢复原状。

  第二十五条 在城市的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的,必须向公共绿地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同意后,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在公共绿地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从事经营活动,并遵守公共绿地和工商行政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持树木花草正常生长及绿化设施完好无损。

  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城市绿化,提高植树、种草、种花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绿化管理水平。

  第二十七条 加强园林绿化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引进或调出的苗木、花卉、种子,必须按《山西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检疫。未经检疫的苗木、花卉、种子不准引进或调出。

  第二十八条 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应当进行重点保护,建立档案,设立标志。禁止砍伐、移植和损坏古树名木,特殊情况下确需移植的应当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禁止在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外沿5米范围内堆放有毒有害材料、建造建筑物、铺设管线、打桩、挖坑取土等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非正常修剪城市规划区内的树木。

  确需砍伐、移植和非正常修剪树木的,必须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每砍伐一株树,必须到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地点补栽胸径不小于5厘米的树木10株以上,或者出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定专业人员补栽。移植、非正常修剪城市树木须按有关规定补偿。

  砍伐、移植、修剪城市树木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绿化专业队伍具体实施。

  因救灾、抢险确需立即砍伐、移植、修剪树木的,除古树名木外,可先行处理,但应在险情排除后的10日内,到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补办有关手续。

  第三十条 城市树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鉴定,并通知督促树木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及时砍伐处理。

  (一)发生病虫害无法挽救和自然枯死的;
  (二)长势极度衰弱,无观赏和保留价值,主干腐朽随时有倾倒危险的;
  (三)严重倾斜妨碍交通,危害建筑物、构筑物和人身安全的。

  树木砍伐处理后要及时补栽新树。

  第三十一条 禁止下列损害城市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一)在绿地内损坏草坪、花坛、绿篱,损坏、盗窃绿化设施;
  (二)在树木上牵挂绳索、架设电线,在绿地内晾晒物品,停放车辆,放牧;
  (三)在绿地或绿化带内挖坑取土、堆放物料;
  (四)在绿地内搭灶生火,燃烧废物,倾倒有害物质;
  (五)就树盖房、设置广告牌和标语牌;
  (六)距树木一米以内堆放物料,两米以内挖沙取土;
  (七)其他损害绿地有碍树木生长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因交通或生产事故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和园林绿化设施的,事故责任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 奖励公民监督、举报损害城市绿化及其绿化设施的行为。

第四章 处 罚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擅自占用绿化用地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据《条例》规定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同意擅自在城市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网点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单位依据《条例》规定责令限期迁出或者拆除,并对个体经营者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对不服从公共绿地管理单位管理的商业、服务摊点,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单位给予警告,可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条例》规定取消设点申请批准文件,并可以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未经批准或者未按批准的数量、树种、时间、地点移植、砍伐和非正常修剪城市树木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侵害,并依法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第三十八条 有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据《条例》规定责令停止侵害,依法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第三十九条 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地管理单位等负有管理责任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绿地,是指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

  本办法所称城市绿化设施,包括亭、廊、花架、喷泉,假山、石桌、石凳、垃圾桶、护栏、围墙、园路、园灯、园林雕塑及其他景观建筑。

  本办法所称绿线,是指中心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晋城市园林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晋城市城市绿化实施办法》(晋市政办[2003]38号)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

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




乌鲁木齐县、各区人民政府,各委、办、局,自治区、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中央部门驻乌各单位:
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维护法制的统一,保持政府规章的严肃性,根据《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国发〔1996〕13号)精神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清理规章的具体要求,市人
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1996年底以前市人民政府发布或者市人民政府批准部门发布的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经1998年5月20日市人民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同意,现对修订和废止部分规章的有关事项决定如下:
一、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三条规定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规章设定罚款处罚限额的规定,清理出超越政府规章行政处罚设定权或者与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种类、行为和幅度不一致,应予修订的市人民政府规章38件(详见附件一:应予修订的市人民政府规章修正案)。
二、清理出因国家政策调整,或者某种社会关系和适用情况发生变化,或者已被新的法律,法规所代替,应予废止的市人民政府规章29件(详见附件二:应予废止的市人民政府规章目录)。
三、凡列入废止目录的政府规章,自公布之日起不再适用,但仍作为处理当时历史问题的依据;凡列入修正案的规章,自规章修正案发布之日起按新修订的规章执行。
四、新修订的市人民政府规章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局根据本决定,对部分条款的文字作相应的调整后,将在《乌鲁木齐市行政规章汇编》中重新公布。为保持历史原貌,对已发生变化的规章实施部门,附件目录中均照原名称收录。
五、各区(县)、各部门在贯彻执行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应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本决定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附件一:应予修订的市人民政府规章修正案
一、乌鲁木齐市城市测绘管理暂行规定
(1991年3月9日市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1年3月20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0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本规定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二条。
2、删除第二十七条中“对当事人处以50至100元罚款,并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的内容。
3、将第三十六条修改为:“损坏测量标志尚不构成治安处罚行为的,责令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4、删除第三十七条“按实际误工费的两倍处以罚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的内容,修改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5、删除第三十一条“按该资料的实际测绘总费用处以罚款”的内容,修改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汇交,逾期不汇交的,予以限制其测绘活动或停止向其提供国家基础测绘成果”。
6、删除第三十四、三十五条的内容,修改为“未经测绘主管部门的批准,非法复制和向他人转让、转借测绘成果的,对其复制、转让或转借的测绘成果予以追回,没收非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并处相当于复制、转让、转借该测绘成果规定收费金额2至3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
0000元”。
二、乌鲁木齐市房屋买卖管理试行办法
(1982年8月14日市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市人民政府1982年9月16日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删除本办法第六条第(三)项的内容,修改为“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三、乌鲁木齐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1995年3月17日市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5年3月20日市人民政府令第20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将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乌鲁木齐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受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管理局的委托,具体负责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
2、将第四十一、四十二条的处罚主体改为市房地产管理局。
3、删除第四十四条中“向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管理局申请复议”的内容,修改为“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4、在第四十一条第(一)、(二)项及第四十二条第二款中增加“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的内容。
四、乌鲁木齐市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使用暂行规定
(1984年4月10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84〕75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将本规定第十四条修改为“经批准拆除的人防工程,拆除单位应该负责补建或补偿;未经批准擅自拆除人防工程的,拆除单位除负责补建或补偿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当事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可以对个人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单位并处10000元至50000元的罚款”。
五、乌鲁木齐市市容管理监察暂行规定
(1990年9月1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0〕110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将本规定第五条修改为“乌鲁木齐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是本市城市市容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2、将第十七条、第十八条中“城市管理监察部门”、“城管监察部门”修改为“市环境卫生管理局”。
3、将第二十条修改为“本规定由市环境卫生管理局负责解释”。
4、删除第十七条。
5、删除第十八条第(五)、(十一)项。
六、乌鲁木齐管道天然气建设管理试行办法
(1996年6月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6〕79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二)项中“罚款200元至1000元”、第(三)项中“处以该项工程费用2至5倍罚款”、第(四)项中“按最高计费量收费”的内容,均修改为“并对公民处以200元以下,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2、删除第三十五条第(五)项中“加收气费”、“加收安装计量费”、“补交2倍集资款”、“除加收气费外停供气一个月,或按前三个月用气总量交费”的内容,均修改为“可对公民处以200元以下,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按价赔偿”。
3、删除第三十五条第(六)项中“对造成用户或供气单位经济损失者给予10倍罚款”的内容。
4、删除第三十五条第(八)项中“经建委批准,强行拆除”的内容,修改为“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行拆除”。
七、乌鲁木齐市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若干规定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1996年7月29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政办〔1996〕84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将本规定第三条第一、二款修改为“乌鲁木齐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称市建委)是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办公室(下称墙改办)受市建委委托,负责组织本规定的实施。市墙改办主要职责……”。
2、将第三条第(八)项修改为“根据市建委的委托”。
3、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本规定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4、将第十七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五条未缴纳墙改专项用费擅自开工的,责令其限期补缴,可并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5、将第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九条第(一)项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八、乌鲁木齐市垃圾倾倒场管理暂行规定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1984年9月1日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办〔1984〕170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将本规定第四条修改为“进入场地的车辆,必须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拒绝、阻碍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九、乌鲁木齐市垃圾收运管理暂行办法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1985年6月1日市环卫局市容办字〔1985〕23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删除本办法第二十条中“成车乱倒垃圾者,罚款1000元”的内容,修改为“法人或其他组织乱倒垃圾者,给予1000元以下的罚款”。
十、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容卫生管理中严格实行“六不准”的通告
(1990年9月3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0〕94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将本通告第四条修改为“对违反‘六不准’的人员处以罚款时,须填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出具自治区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十一、乌鲁木齐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办法
(1996年3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6年4月15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7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中“没收非法所得”的内容。
2、在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二)项中增加“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的内容。
3、删除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项中“100元至300元”的内容,修改为“100元至200元”。
十二、乌鲁木齐市暂住人口租赁房屋治安管理办法
(1988年10月18日市人民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 1988年10月25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88〕229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中“取缔出租并没收其非法收入”的内容,修改为“由公安机关通知当地房产部门中止其租赁活动”。
2、删除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中“并没收其非法收入”的内容。
3、删除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中“造成损失后果的,加重处罚”的内容。
4、删除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
十三、乌鲁木齐市管制部分刀具暂行办法
(1989年6月21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89〕99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删除本办法第十条中“由公安机关予以取缔,没收其刀具”的内容。
十四、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毒的通告
(市人民政府1991年12月10日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删除本通告第四条中“责令该场所停业整顿”的内容。
十五、乌鲁木齐市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1993年1月29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8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删除本规定第一条中“其他有关规章的规定”的内容,修改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的有关规定》。
十六、乌鲁木齐市非机动车辆管理办法
(1994年5月25日市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4年5月30日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公布1994年8月1日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第三十七条中“或停止生产,并处1000元至20000元罚款”的内容。
2、删除第三十八条中“并没收机械动力装置”的内容。
十七、关于实施《乌鲁木齐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的通告
(1995年3月10日市人民政府市政通〔1995〕3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删除本通告第三条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十五日以下拘留”的内容,修改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十八、关于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通告
(1995年4月28日市人民政府市政通〔1995〕6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删除本通告第十四条中“无论谁批准的,应先停业关门”的内容。
十九、乌鲁木齐市旅馆业治安管理细则
(1988年9月27日市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 1988年10月20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88〕239号公布)
修改内容:1、删除第三十二条中“违反本细则第十、十二、十三、十四条”的内容,修改为“违反本细则第十条”。
2、将第三十四条修改为“违反本细则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九条规定,对业主和当事人,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删除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中“处500元以下罚款”的内容,修改为“处200元以下罚款”。
二十、乌鲁木齐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
(1990年10月6日市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1年3月1日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在本办法第五条中增加“市民政局可以委托市殡葬管理所行使本办法的有关职权”的内容。
2、删除第三十二条中“殡葬管理所”的内容,修改为“民政部门”。
3、删除第三十一条第(一)、(二)项中“每座坟对当事人处以100元至200元罚款”,第(三)项中“追缴非法所得”和“对买卖双方各处以500至800元罚款”,第(四)项中“对当事人处以200至500元罚款”的内容。
4、删除第三十一条第(五)项中“由殡葬管理所没收非法所得,并对当事人处以500元至1000元罚款”的内容,修改为“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5、删除第三十一条第(七)项。
二十一、乌鲁木齐市关于聘用离退休职工管理暂行办法
(1990年6月23日市人民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0年7月6日市人民政府令第5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第十条第二款。
2、删除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
3、删除第十四条中“一经查实,按劳务监察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的内容,修改为“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二十二、乌鲁木齐市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1991年3月9日市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1年4月5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1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删除第二十八条中“并处以百分之五的罚款”的内容。
二十三、乌鲁木齐市职业技能鉴定办法
(1994年12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4年12月26日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第十六条第一款中“吊销证书”、第二款中“吊销《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第三款中“获取的非法收入由市劳动局予以没收”的内容。
2、第十六条第三款中增加“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的内容。
二十四、乌鲁木齐市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实体管理办法
(1996年3月1日市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6年3月12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5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第十九条第一款中“责令限期改正并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吊销《职业技能许可证》”的内容。
2、删除第二十条中“吊销《职业技能培训许可证》”的内容。
3、删除第十九条中“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至10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处以100元至200元罚款”的内容,修改为“拒不改正的,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对责任人处以100元至20
0元罚款”。
二十五、乌鲁木齐市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设备器具安全卫生监察暂行规定
(1988年7月9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88〕164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第六条中“必要时市劳动局吊销设计、制造安全许可证。标准管理部门吊销产品合格证”的内容。
2、删除第十一条中“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其安装、维修许可证”的内容。
二十六、乌鲁木齐市文化市场管理办法
(1995年6月5日市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5年6月13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将第五条修改为“本市文化市场主管部门的职责依照《自治区文化市场管理条例》执行”。
2、将第四十三、四十四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的,由文化市场主管部门依照《自治区文化市场管理条例》予以处罚”。
二十七、乌鲁木齐市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筑工程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1992年8月8日市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2年8月10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5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第七条中“由市或区(县)卫生防疫站给予处罚”的内容、修改为“由市或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处罚”。
2、删除第一条、第七条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内容,修改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3、删除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中“市、区(县)卫生防疫站”的内容。修改为“市或区(县)卫生行政部门”。
二十八、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1992年8月8日市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2年8月10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删除第十四条第(四)项。
二十九、乌鲁木齐市公民义务献血条例实施细则
(1994年12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4年12月26日市人民政府令第9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将第六条第二款修改为“市献血办公室受市卫生局委托,具体负责本市公民义务献血的管理工作”。
2、将第三十条中“分别按等量输血费金额的1——10倍处以罚款”的内容,修改为“分别按每200毫升输血费金额的1至10倍处以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100000元”。
3、删除第三十一条第(二)项中的“体检记录”。
4、在第三十一条第(一)项中增加“罚款不超过100000元”的内容。
5、删除第三十一条第(二)项中“处以500元至1000元罚款”的内容,修改为“对公民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6、删除第三十条第(四)项和第三十一条第(一)项、第(二)项中的“市献血办公室……”,修改为“市卫生局”。
三十、乌鲁木齐市计划生育实施办法
(1993年4月10日市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3年4月10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第三十九条第(五)项。
2、删除第四十条中“处以500元至50000元的罚款”的内容,修改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3、将第四十一条修改为“非法为他人做节育手术,取、放宫内节育器,或私自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对非经营活动中的公民个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无违法所得的,处
以10000元以下罚款”。
4、将第四十二条修改为“私自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对个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
5、删除第四十四条中“市或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当事人处以200元至500元罚款”的内容,修改为“市或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当事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6、将第四十三条修改为“征收计划外生育费,由各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作出决定并执行,也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委托有关部门负责征收。计划外生育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执行国家《计划外生育费管理办法》”。
7、删除第四十五条第一款中“对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和第二款中“又不履行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决定”的内容。
三十一、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1994年1月8日市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1994年4月21日市人民政府令第4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用工单位的流动人口出现计划外生育的,由县级以上计划生育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征收计划外生育费”。
2、将第二十二条、二十三条的罚款额度改为“200元以下罚款”。
三十二、乌鲁木齐市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
(1992年4月18日市人民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2年4月21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4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删除本办公法第二十六条。
三十三、乌鲁木齐市土地估价管理办法
(1995年8月28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5〕第114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删除本办法第二十二条。
三十四、关于认真实施《草原法》,进一步加强草场保护的通知
(1990年6月28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0〕93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第二部分第(一)项中的“草原监理部门”。
2、删除第二部分第(二)项中“违者,市、县、区草原监理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有权扣留车辆”的内容。
三十五、关于制止经营娱乐业、饮食业和衣着业商品价格(收费)欺诈、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
(1994年10月19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4〕123号公布 1994年11月10日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第十三条第(五)项。
2、删除第十三条第(二)项中“处以非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或者50000元以下的罚款”,修改为“处以非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3、删除第十三条第(三)项中“处以50000元以下罚款”的内容,修改为“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
4、删除第十三条第(四)项中“处以50000元以下的罚款”,修改为“处以3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十六、乌鲁木齐市散装水泥管理试行办法
(1995年8月14日市人民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5年8月15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5〕109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第三条中“乌鲁木齐市经济委员会散装水泥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散办)是本市散装水泥的主管机构,负责本办法的实施”的内容,修改为“乌鲁木齐市经济委员会是散装水泥的行政主管部门,市散装水泥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散办)受市经委的委托,负责组织本办法
的实施”。
2、将第十六条修改为“当事人对市经济委员会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3、第十一条第(三)项增加“但最高不得超过10000元”。
4、将第十一条第(四)项修改为“擅自将散装水泥改为袋装水泥,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三十七、乌鲁木齐市肉制品管理暂行规定
(1991年12月30日市人民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1年12月30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将第三条第二款修改为“乌鲁木齐市第二商业局可以委托乌鲁木齐市食品饮服行业管理办公室行使本规定的有关职权”。
2、将第二条第二款修改为“涉及生产、加工、销售清真肉制品的,依照《乌鲁木齐市清真食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3、将第十八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的,由乌鲁木齐市第二商业局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给予罚款,对经营活动中违法行为有非法所得的,处以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4、将第二十条第一款修改为“被处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服乌鲁木齐市第二商业局处罚决定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三十八、乌鲁木齐市预算外资金管理暂行规定
(1996年3月26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6〕40号公布施行)
修改内容:1、删除第十八条第(二)项。
2、将第十八条第(五)项“对财务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修改为“对财务负责人依法给予通报批评”。

附件二:应予废止的市人民政府规章目录
一、关于对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地段集中进行整顿的通告
(1995年7月13日市人民政府市政通〔1995〕9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适用情况已发生变化。
二、关于对乌鲁木齐市建设项目实行环境保护“三同时”保证金制度的意见
(1996年7月13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6〕83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适用情况发生变化,与国家计委、财政部发出的《关于取消部分建设项目收费管理的通知》相抵触。
三、乌鲁木齐市环境噪声管理暂行规定
(1987年2月20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87〕35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规定已被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代替。
四、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布告
(市人民政府1990年3月1日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适用情况发生变化,已被1996年4月15日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乌鲁木齐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办法》代替。
五、乌鲁木齐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奖惩暂行办法
(1992年1月1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府〔1992〕1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办法已被1995年4月8日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批准的《乌鲁木齐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若干规定》代替。
六、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实施办法》的补充规定
(1986年7月15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86〕164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规定已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自治区建设厅新建发字〔1992〕45号发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城市房屋产权管理暂行办法〉细则》代替。
七、关于加强畜禽交易、屠宰及畜禽产品检疫工作的通告
(1988年3月28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88〕45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通告已被1997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代替。
八、乌鲁木齐市劳务监察暂行办法
(1990年6月23日市人民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0年7月6日市人民政府令第4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办法已被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代替。
九、关于清理整顿在本市务工的外地劳动力的通告
(1989年7月7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0〕4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劳动就业政策已调整,适用情况发生变化。
十、关于加强我市零散劳动力管理的通知
(1989年7月6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政办〔1995〕94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适用情况发生变化。
十一、乌鲁木齐市国营企业固定职工退休费用统筹实施细则
(1989年10月28日市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 1989年10月30日市政办〔1989〕155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细则已被1996年3月1日市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乌鲁木齐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代替。
十二、乌鲁木齐市个体(联合)诊所暂行管理办法
(1990年2月24日市人民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0年3月7日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办法已被国务院1994年2月26日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代替。
十三、关于乌鲁木齐市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职责以及对违法者处罚问题的通知
(1995年6月13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5〕76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通知已被1995年8月4日自治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市场管理条例》代替。
十四、乌鲁木齐市早市、夜市食品暂行管理办法
(1994年12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4年12月26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0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办法已被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代替。
十五、乌鲁木齐市义务教育暂行办法
(1991年5月4日市人民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1年6月5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办法已被1997年10月11日自治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批准的《乌鲁木齐市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的若干规定》代替。
十六、乌鲁木齐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暂行规定
(1988年7月15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86〕143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规定已被1987年4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代替。
十七、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区内统一征用土地办法
(1993年2月19日市人民政府令第20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适用情况发生变化。
十八、乌鲁木齐河河道管理暂行规定
(1987年12月22日市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通过 1988年1月15日市人民政府令第9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规定已被自治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批准的《乌鲁木齐河河道管理条例》代替。
十九、关于加强标价管理,制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
(1993年9月10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3〕113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规定已被国家计委1994年2月25日印发的《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代替。
二十、乌鲁木齐市宗教场所注册登记暂行办法
(1990年6月5日市人民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0年6月5日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办法已被199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145号令)代替。
二十一、乌鲁木齐市清真食品管理暂行办法
(1990年8月11日市人民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0年8月27日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办法已被1997年10月11日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批准的《乌鲁木齐市清真食品管理办法》代替。
二十二、乌鲁木齐市对外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外事管理暂行规定
(1990年8月11日市人民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0年8月27日市人民政府令第7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规定已被199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第144号令)代替。
二十三、乌鲁木齐市房地产产权产籍归档范围及整理试行办法
(1995年1月28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政办〔1995〕5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办法已被自治区新档发〔1996〕25号《关于对房地产产权产籍档案管理中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代替。
二十四、乌鲁木齐市全民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承包经营审计实施办法
(1990年2月24日市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0年3月15日市人民政府乌市政〔1990〕24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适用情况发生变化。
二十五、乌鲁木齐市商品质量监督处罚暂行规定
(1989年12月2日市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0年2月20日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规定已被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代替。
二十六、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1992年8月8日市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2年8月12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7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办法已被1995年8月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6次会议通过的《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代替。
二十七、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关于整顿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通告
(市人民政府1991年8月22日发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通告已被1998年4月20日自治区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批准的《乌鲁木齐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代替。
二十八、乌鲁木齐市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
(1993年8月16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政办〔1993〕90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办法已被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代替。
二十九、乌鲁木齐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1994年5月25日市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4年5月30日市人民政府令第7号公布施行)
废止理由:本办法已被1998年4月2日自治区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批准的《乌鲁木齐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代替。



1998年8月24日

关于印发《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关于印发《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省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海南建省筹备组,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解放军总后勤部:
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国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搞好建设用地计划管理,综合协调、统筹安排各种用地需求,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制止乱占滥用土地,我们制订了《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具体情况认真贯彻
执行。
编制建设用地计划,建立土地计划管理制度,使我国计划管理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请将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告诉我国,以便改进。

附件:国家计委、国家土地管理局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国策,对各项建设用地实行计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设用地计划(以下简称用地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土地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措施,是审批建设用地的依据之一。
第三条 编制用地计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纳入用地计划的各项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
二、根据“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对各项建设用地实行统筹规划、综合平衡、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三、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凡有荒地、劣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耕地、好地。
第四条 用地计划分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省辖市,下同)、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下同)、县(县级市、区,下同)四级,县为基层计划单位。
用地计划的编制时间和计划期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系指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下同)相同。
第五条 省及省以下用地计划由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组织编制,经同级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联合报送上级计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计划单列省辖市的用地计划指标纳入所在省的计划总指标,并单独列出。
国务院各部委(含计划单列的大型工业联合企业和企业集团,下同)及军队的建设项目的用地计划,报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土地管理局,并抄报项目所在地的省级计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由该省土地管理部门核实并经同级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纳入该省用地计划总指标,其中属于
国家重点项目的用地指标和用地2000亩(耕地1000亩)以上的项目的用地指标应逐项列出。
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兴办的建设项目用地,由地方编制并申报用地计划。
第六条 编制城镇用地计划指标时,应征求同级城乡建设部门的意见。
第七条 各级用地机关均应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规定的计划表格编报。
第八条 国家土地管理局在各省用地计划草案的基础上编制全国用地计划草案,经国家计划委员会综合平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用地计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指标及其中的占用耕地指标,列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总表。
第九条 凡纳入用地计划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定。
国家建设项目(含需要新增用地的技改项目)的用地,必须有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其它批准文件,方可申报五年用地计划;必须有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初步设计或其他批准文件,才能纳入年度用地计划。
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的计划指标,应根据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定额并采用因素分析等方法确定。
第十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批准后,用地计划指标逐级分解下达到县。国务院各部门建设项目的用地指标,下达到项目所在的省,纳入该省的用地总指标,不得挪用。
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的指标,由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统一掌握。县土地管理部门可根据用地定额,将农村个人建房用地指标换算为农村个人建房的户数指标,分解下达到乡、村。
建设用地批准权应按《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加强对用地计划指标的管理,在编制、下达、执行计划过程中,各级计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要分级审查、逐级把关、分类管理、严格掌握。
用地计划确定的占用耕数,属于指令性的指标,只能节约,不得突破;占用非耕地数,属于指导性指标。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也可将占用非耕数定为指令指标。
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个人建房用地不得挤占国家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个人建房用地计划指标是否调剂使用由省人民政府决定。
各级用地计划节余指标要如实上报,不得隐瞒。不准年终突击分配指标。
第十二条 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确需修改用地计划时,应按照计划编制程序逐级报批。
需要增加用地计划指标时,应当在本级用地计划总指标内进行调整,并抄报上级计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备案;确实无法调整,需要追加用地指标的,应报上级计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执行用地计划,并接受同级计划部门和上级土地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各级计划部门应做好用地计划执行过程中综合协调和检查、监督工作。
第十四条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每季度应将用地计划的执行情况向上级土地管理部门作出报告,并同时抄报同级和上级计划部门。
报告送达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截止日期为当年4月、7月、10月和下年1月底。省级以下报告的送达时间,由省土地管理部门决定。
第十五条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在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时,要符合《土地管理法》关于审批权限的规定,并依据用地计划严格审查。
凡不执行用地计划擅自突破指令性用地计划指标的,应对直接负责人员和主管领导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用地,包括国家建设、乡(镇)村集体建设和农村个人建房的新建、扩建、技改项目用地。以及采掘、建材等行业的生产用地。
国家建设用地,是指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及上述单位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投资兴办的联合企业,需要的各项建设用地。
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指乡(镇)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建设项目等不实行国家征用的建设用地。
农村个人建房用地,是指农村居民个人(含回乡落户的干部、职工、军人、归侨等)在农村集体土地上修建住宅以及附属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用地。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当地的具体情况作出补充规定。




1987年10月15日